“养成好习惯受益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养成小孩爱读书的习惯,最开始的时候他在看什么,你不要管他,家长很多事,老是说这个书你不该看,要看那个书。小孩子喜欢看书的,千万不要干涉他,他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小孩只要喜欢看书,养成习惯什么都好办了。要知道,你的小孩很聪明,今...[详细]
时间:2017-03-16 14:51
查看:803次标签:王泉根读书文学孩子
中国作协将继续拓展工作视野,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联络、增强本领、加强沟通,不断实现全行业服务管理的转型升级。...[详细]
时间:2017-03-01 13:21
查看:404次标签:民族复兴文学中国作协作家
儒雅的中式服饰,盘扣系得一丝不苟。所到之处,水泄不通,闪光灯亮成一片。他眯起眼睛,对此习以为常。...[详细]
时间:2017-02-09 11:14
查看:1243次
标签: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文学梦想作家
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心事重重,渴望找一个人聊一聊的时候,那个可以聊的人来了,可是你们却并没有聊什么。当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试着开始聊你的,可是后来,你放弃了。...[详细]
时间:2017-02-04 10:27
查看:1715次
标签:罗曼·罗兰寂寞感觉文学误解
爱好文学的人,大抵是恋旧的人。...[详细]
时间:2017-01-22 16:01
查看:1667次
标签:写作文学恋旧爱好历史
今年清明前夕,我再次参观了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纪念馆。仗着居住京城近水楼台,这已是我第三次来此参观了。重要的是崇敬、向往、学习。每次都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观感...[详细]
时间:2017-01-18 10:52
查看:1812次
标签:老舍语言文学人民艺术作家
宋诗之重视反映现实,与宋人推崇杜甫“诗史”特点有关。当然,就单个宋代诗人而言,其诗作远不能达到杜诗“诗史”的高度。但就“全宋诗”而言,从中选取、汇集反映社会现实的若干篇章,则可称之为“宋诗史”而无愧。...[详细]
时间:2016-11-24 09:43
查看:1407次标签:曾祥波宋诗宋史文学
今天还需要读鲁迅吗?与鲁迅相连的文学传统还有必要坚守延续吗?阅读鲁迅,坚守鲁迅传统,意味着不惧沉重,意味着反思与精神自剖,这个过程中难有愉悦的体验。相比之下,那些鸡汤散文、娱乐小说读来要快意得多。...[详细]
时间:2016-11-04 10:37
查看:2064次标签:鲁迅精神文学传统文化张江文化观
昨天,北京十月文学月落下帷幕。从10月12日至10月31日,文学气息弥漫京城——十月文学院开院,三大论坛举办,文学杂志《十月少年文学》创刊,80余项文学活动相继展开。...[详细]
时间:2016-11-01 14:32
查看:344次标签:北京市文学月书香文学
经典的魅力不在于好读,而在于我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个人成长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洞悉人类的需要,观察社会、研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为读者解惑释道,才是经典的真正魅力所在。...[详细]
时间:2016-10-27 09:04
查看:1528次标签:詹福瑞经典文学理想主义
文学的一个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大众性,它既属于“圈内人”,也属于大众。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文学也把人从狭隘的世俗世界中拉出,带入灵性的空间,带入诗意的境界,让人类的诗意情怀整体性联通。...[详细]
时间:2016-10-18 09:39
查看:511次标签:李思辉诺奖读书文学诗意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今天,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详细]
时间:2016-10-14 09:46
查看:948次标签:习近平总书记文学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外文学文艺作品
“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一次通向历史的相遇,也成为一次面向未来的相聚。它让人忍不住构想: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如何在未来更深度对话。大幕开启,呼之欲出的是更饱含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是...[详细]
时间:2016-10-13 10:37
查看:1215次
标签:莎士比亚汤显祖文化大师文学
9月28日至10月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第四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将在农展馆举行。这个专门为非京籍、体制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借鉴、合作机会的平台,今年将为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杂技和曲艺八大类近万件作品提供展示机会。...[详细]
时间:2016-09-28 14:48
查看:506次标签:文学艺术品文艺
文学研究参与乡贤文化重建,首先要进行艰苦扎实的基础研究,比如对民国以来中国现代乡贤书写的史料文献进行搜集发掘和整理汇编,为文学现象和文化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同时,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了解目前乡贤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文学创...[详细]
时间:2016-08-09 09:12
查看:1113次标签:赵普光文学乡贤文化研究
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需要作家具有投身社会生活激流的勇气和激情,在充分借鉴“人民性”写作资源的基础上,融入人民生活,表现人民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等一切方面,并在人民生活中寻找新生力量的萌芽,寻找民族精神成长的新的可能性。...[详细]
时间:2016-08-02 09:04
查看:1059次标签:武新军文学人民性作家
虽然提倡“文以明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传统,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没有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这两种传统虽略有主次之别,但一直并行不悖,交互为用,保证了中国古代文学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详细]
时间:2016-07-15 10:25
查看:5597次标签:廖可斌文以明道文学社会功能
将韩、柳二人关于“文”“道”关系的观点统合观之,他们一方面要求文学发明并传达符合传统精神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又明确反对华丽侈靡的文风。至此,关于“文”“道”关系的理念基本确立了其理论界缘,其观点的旨归在于对“道”的发明与对过度的“文”的抵斥。...[详细]
时间:2016-07-15 10:23
查看:2639次标签:郭鹏文以载道文学民族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怀乡书写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感,体现了中国作家对故土家园的深挚情感,守望传统人伦文化的真诚态度,建构了中华民族宽广丰富的精神世界。...[详细]
时间:2016-07-07 08:59
查看:1636次标签:陈晓明文学乡愁精神家园
在厘清文学发展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关注科举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经学素养、文章素养和职业取向,关注科举考试所建构的各种社会层级、人际关系,关注中试者与落榜者的不同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条件,有助于深化对明代文学现象的认识。...[详细]
时间:2016-07-07 08:57
查看:837次标签:陈文新明代文学科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