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已是人们的共识。然而,对于中华文明是否唯一持续发展、传承至今而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外学界却有不同看法。求证于历史真相,究竟应当如何准确表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定位呢?...[详细]
时间:2015-02-12 13:41
查看:668次标签:童超中华文明文化传承
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确立一个大历史观,对中国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作全方位深入了解,同时对世界历史包括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发展状况作通盘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大视野里深刻认识中国的历史,达到“述往事,思来者”的目的。...[详细]
时间:2015-02-04 15:24
查看:413次标签:姜义华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
丝绸之路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主导、引领或调适的作用,因此,这一文明具有宽广、深厚的内涵。...[详细]
时间:2015-02-04 10:46
查看:1515次标签:朱文谦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亚欧大陆
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实现传统现代化过程中,但这不意味着它们要等传统现代化实现之后才能开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应成为各国的普遍性任务与共同奋斗目标。...[详细]
时间:2015-01-21 09:57
查看:458次标签:王义桅话语体系中华文明
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大格局的思想家,从而带领整个社会进步。中国要想在网络空间信息洪流中既能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又能保持自主独立的民族特性,就需要在网络空间奠定文化思想的基础底蕴,形成网络空间的中国“百家”思想。...[详细]
时间:2015-01-16 15:58
查看:1197次标签:安卫平中华文明网络文化
习近平在批示中强调,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详细]
时间:2015-01-09 13:53
查看:1065次标签:习近平万寿岩文物保护中华文明
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把改革开放推向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显示了党中央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中国梦所蕴含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路径。...[详细]
时间:2014-12-02 13:34
查看:1207次标签:海上丝绸之路梁颖中华文明海洋强国中国梦
出版说明
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改革举措,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弘扬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4-11-21 14:24
查看:2264次标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主体与核心一直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黄河文明。黄河文明的传承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延续。...[详细]
时间:2014-11-15 10:12
查看:1138次标签:黄河文明中华文明中国梦闵祥鹏
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面向未来,中国历史文化这个根基丢不得,其中的传家宝更丢不得。秉持一颗公心、怀着一片赤忱,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按历史规律办事,治国理政就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详细]
时间:2014-10-17 11:00
查看:663次标签:治国理政中华文明历史规律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ld...[详细]
时间:2014-10-15 13:31
查看:705次标签:中华文化天人合一中华文明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上古的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详细]
时间:2014-08-04 08:57
查看:994次标签:中华文明历史启示
中华民族深知和平对文明的保障作用,也深知战争对文明的破坏作用。西晋统一全国后,在文献整理、史书编纂、学术积累,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已出现繁荣的端倪,是战争,打乱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在北方造成多年的文明断裂。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详细]
时间:2014-07-24 09:35
查看:2107次标签:袁行霈中华文明历史启示
历史表明,中华文明强盛时,对外来文明不是拒绝,而是尊重、吸纳、包容,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文明冲突论”不适用于中华文明的过去,也不适用于中华文明和平发展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4-07-23 09:37
查看:3237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多元文明冲突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人的生命和宇宙的创化高于一切。中国文化看重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人生的价值甚于精神领域里的抽象理念。...[详细]
时间:2014-07-21 10:28
查看:4648次标签:包容性开放性中华文明
中国道路是推进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任何一个国家正确道路的选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尤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详细]
时间:2014-07-18 14:45
查看:1315次标签:中华文明改革开放和平发展道路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反映了中国崛起中的文明自信。...[详细]
时间:2014-06-16 10:28
查看:1416次标签:北京哲学思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明
中国的汉字,有时候也表意,中国字典跟词典,有时候界定不是特别清晰,像《康熙字典》,实际上它讲到意义的时候,其实是在讲词,中国字是一字一音,如果是双音词,就有两个字构成,那这两个字,...[详细]
时间:2014-01-29 10:19
查看:3565次
标签:胡中行汉字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胡中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主要方向是唐诗研究、近体诗法和佛教文化。曾在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担任主讲嘉宾。在本报告中,胡教授从具体汉...[详细]
时间:2014-01-29 10:12
查看:5695次
标签:胡中行汉字内涵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反思近代以前中囯应对外部世界的理念,中华民族应该怎样重新恢复到华夏文明的巅峰状态?虞云国老师举了两位学者的观点。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详细]
时间:2014-01-28 10:11
查看:615次
标签:虞云国中国中心论中华文明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