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歧异,都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努力,兼综和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化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16-09-12 09:47
查看:707次标签:韩星中华文明历史中华民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中是关键少数。...[详细]
时间:2016-09-08 10:33
查看:1088次标签:田玉珏领导干部文化自信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领导干部是否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是否有文化自强的责任担当。只要我们牢牢站在中国大地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把握住当今世界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深沉而坚定的文化自信,就一...[详细]
时间:2016-09-08 09:48
查看:720次标签:文化自信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者中华文明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对中华文献作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括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详细]
时间:2016-09-02 16:47
查看:1239次
标签:张岂之文化自信历史底蕴中华文明百家争鸣
天地之间,有一亘古常新的文明事业,谓之“中国”。中国乃大一统文明的全球典范,中国人奋进不息,从天地宇宙生命大秩序中萃取精华,以高超的智慧引导全民族、全世界,建树、构造、传播一种文明...[详细]
时间:2016-09-02 12:34
查看:15773次
标签:传统文化文明事业中华文明文明大传播文化智慧
《尚书•尧典》有“中华文明第一典”之称,尧帝揭示了人类生活的七大规矩——钦、明、文、思、安、恭、让:钦敬对待天地人和一切事,牢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明察,分辨善恶是...[详细]
时间:2016-09-02 11:13
查看:1066次
标签:毛峰中华传统文化《尧典》中华文明尚书
为什么中国一旦统一并稳定下来,就会逐步形成繁荣盛世?为什么中华文明在经历数百年动荡、分裂后能重新统一并逐步扩大?为什么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都虚心向被征服的中华文明学习并采纳其政教...[详细]
时间:2016-09-02 11:10
查看:861次
标签:毛峰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中国密码”文化智慧
讲座主要围绕中华文明和中国梦两个主题展开,它阐释了“中国”和“文明”的内涵,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及思想,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地位和灿烂未来。毛教授强调,天地之间,有一亘古常...[详细]
时间:2016-09-02 11:04
查看:1662次
标签:毛峰中华传统文化龙马飞腾中华文明文明事业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对中华文献作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括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对于我们从文献典籍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详细]
时间:2016-09-02 09:43
查看:1158次标签:张岂之文化自信历史底蕴中华文明百家争鸣
中国家书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中国传统家书信札,上至军政要事,下至儿女情长,横至天文地理,纵至朝代兴亡,记载了人间的喜怒哀愁,刻录了世事的炎凉兴衰。...[详细]
时间:2016-08-26 10:07
查看:2854次标签:家书文化文明传承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
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可以罗列的种种发明和创造,而是在于其背后的科技智慧,包括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宇宙观、价值观、科学管理等,这才是造成中国古代科技不断产生发明创造的力量源泉。...[详细]
时间:2016-08-15 13:52
查看:1434次标签:孙小淳古代科技思想智慧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特色是什么?我认为,中华文明是人文文明与政治文明相结合。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一书有这样的评论:“(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详细]
时间:2016-08-08 10:19
查看:1405次标签:张岂之中华文明中国特色全面小康民族融合
回望历史、审视现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个蓬勃生机”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详细]
时间:2016-08-04 09:48
查看:1109次标签:杨凤城中国共产党中华文明科学社会主义中华民族
习式外交出现了三个新靓点:扩大同心圆,增强正能量场。给供给侧改革谋得外部推动力。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主流。把握好他们对培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6-06-20 16:14
查看:1174次
标签:“习式外交”正能量供给侧改革中华文明戴渝龙
启动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是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需要、适应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详细]
时间:2016-05-27 09:24
查看:403次标签:王伟光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中国梦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做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详细]
时间:2016-05-18 09:03
查看:394次标签: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文明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
我们正是在本土化理论创新基础上,才推进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问题的深入研究,引导大家探寻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背后的内在因素,从而揭示社会演变的深层原因。...[详细]
时间:2016-05-17 08:43
查看:481次标签:范毓周中华文明理论起源
几千年来,作为精神文明的一种方法和工具,中华诗词不仅激活人们的诗性思维,拓展了民族的生存空间与精神空间,同时它又启迪人生智慧,培养了人格操守,助推了中华文明的伟大进程。我们完全可以...[详细]
时间:2016-05-09 15:38
查看:786次
标签:蔡世平诗词文化中华文明
几千年来,作为精神文明的一种方法和工具,中华诗词不仅激活人们的诗性思维,拓展了民族的生存空间与精神空间,同时它又启迪人生智慧,培养了人格操守,助推了中华文明的伟大进程。我们完全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华诗词史。...[详细]
时间:2016-05-09 13:26
查看:1238次标签:蔡世平诗词文化中华文明
以文物保护为抓手,传承好传统文化、涵养好当代文化,就相当于为我们自己固本培元。有了这池源头活水,我们心中的信仰势必更加坚定,我们前行的脚步势必更加铿锵。...[详细]
时间:2016-04-15 09:24
查看:522次标签:崔文佳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