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三部分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表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社会要...[详细]
时间:2014-12-12 11:12
查看:1873次
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鲁洪生温柔友爱
中国文化是从条件说起,告诉每一个人应该怎么做,才可走向和谐。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不论地位高低,男女老少,都要从学习开始。学习不仅利于财富的创造,更是对人生的深化、精神的...[详细]
时间:2014-12-11 17:53
查看:1004次
标签:中国文化国学鲁洪生
中国国学既有糟粕也有精华,其中精华部分很多都和马列主义理论是相吻合的,比如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知的。《周易》也认为事物是变化的,《周易》...[详细]
时间:2014-12-11 17:52
查看:1207次
标签:马列主义国学鲁洪生
中国文化,《周易》的智慧,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生”,两个字概括就是“生生”。“生”字意味着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引人向善,推动正能量,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清华大学“自强不息,...[详细]
时间:2014-12-11 17:49
查看:2130次
标签:中国文化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鲁洪生
国学,从广义而言,在一个国家、民族以及地区产生的文化现象,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传统文化则统称为国学。狭义的国学,则是特指包含文学、历史、哲学等在内的学术思想,其中儒...[详细]
时间:2014-12-11 17:47
查看:1749次
标签:儒家道家国学鲁洪生
报告中鲁教授通过对儒家和道家的相互补充奠定了中国国学的核心框架;国学中很多精华部分与马列主义理论相吻合;“格物”的思维方式导致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六大...[详细]
时间:2014-12-11 17:37
查看:30494次
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鲁洪生
报告中鲁教授通过对儒家和道家的相互补充奠定了中国国学的核心框架;国学中很多精华部分与马列主义理论相吻合;“格物”的思维方式导致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六大...[详细]
时间:2014-12-11 17:24
查看:12348次
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鲁洪生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国际《周易》联合会副秘书长,新加坡神州艺术院荣誉院士,韩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院荣誉院士,香港国际易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详细]
时间:2014-12-11 17:13
查看:3670次
标签:鲁洪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十八届四中全会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国际《周易》联合会副秘书长,新加坡神州艺术院荣誉院士,韩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院荣誉院士,香港国际易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详细]
时间:2014-12-11 17:13
标签:鲁洪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十八届四中全会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国际《周易》联合会副秘书长,新加坡神州艺术院荣誉院士,韩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院荣誉院士,香港国际易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详细]
时间:2014-12-11 17:13
标签:鲁洪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十八届四中全会
史学是用儒家的观点写历史、评价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大史学家包括左丘明、司马迁、司马光等等,都是大儒。儒家是用道理说话,而史学则是用事实证明——就像写一篇议论文,一个是论点,一个是论据;一个是以理言之,一个是以事实言之,文史、经史之间相互补充、印证。...[详细]
时间:2014-10-14 09:39
查看:1010次标签:经典智慧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
作者分享了他对36篇古文经典的阅读思考,兼具鉴赏性、学术性与现实针对性,内容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等领域。每篇品读配有经典原作。...[详细]
时间:2014-09-28 08:57
查看:1241次标签:国学新书经典夏海著
“友善”这个词,应该拆分成两部分来看:“友”是友好,表现友好,这是行为要求、是表面现象;而“善”是善良,心怀善意,这是心理要求、是内心态度。如果只强调表层的友好而不顾内心真情实感,就容易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谈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阂误解。所...[详细]
时间:2014-09-12 15:39
查看:1214次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
友善,不仅是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对内部心灵的一种精神。一个不能首先与自己为友、不能本身发心善良的人,是无法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友善关系的。...[详细]
时间:2014-09-12 13:53
查看:1128次标签:友善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追求公正的社会进程中,制度会有缺漏,人心也会受蒙蔽,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有识之士,以“留得丹心照汗青”的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保证无愧我心,留待青史正名。倘若当下境遇有所局限,那便将公正的判别交由时间和历史。...[详细]
时间:2014-09-04 09:18
查看:1263次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当中国文化里说起“民主”的时候,所指的,并非是为社会制定出一种没有温度的操作方法,而是投注给人间一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以民为主”体现社会的责任,“为民做主”要求政府的责任,“由民做主”需要民众的责任,民主国家的构建,人人有责。...[详细]
时间:2014-08-22 14:39
查看:2374次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
一个国家的特色来源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主导基因,中国特色是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治理国家首先需要政府把里里外外复杂的事拎清,就是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落得实。改革就是学会应用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五行相生相克的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4-05-13 16:36
查看:2638次标签:国学医学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场讲座在海淀世纪城时雨园社区举行。授课老师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听课的“学生”则全是社区居民。“其实国学,简单说就是中国文化。”孟宪实用一个个通俗的小故事为大家讲解国学的演变和内容。大学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令居民大呼过瘾。...[详细]
时间:2013-12-17 12:08
查看:417次标签:公益群众路线教育大学国学
目前中国学界的状况,可谓:经学热中无经学,国学热中无国学。本文重点讨论“国学”问题。尽管所谓“国学”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真正的国学尚...[详细]
时间:2013-08-09 13:42
查看:2036次标签:黄玉顺中国学术经学国学
主讲人 南京大学教授 孙亦平
【核心提示】
● 如果说,西方哲学与宗教主要...[详细]
时间:2013-07-24 13:41
查看:1159次标签:幸福观孙亦平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