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先生是颇具有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大家。当年在文化热中,他关于国民性之优根性和民族精神的演讲与文章,影响很大。张先生特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解读,而这两方面都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给予我们启发良多。...[详细]
时间:2020-08-31 08:53
查看:100次标签:郭齐勇改造传统思维方式文化自觉
经历此次抗疫,我们在生死观和忧乐观上有了进一步的反思与醒悟,而在抗疫斗争中所展现出的刚健自强、万难不屈的精神,必将在继承中得以发扬光大。...[详细]
时间:2020-04-17 11:03
查看:139次标签:郭齐勇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王国维、胡适、冯友兰等。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初创过程中的里程碑。...[详细]
时间:2019-11-20 09:24
查看:196次标签:郭齐勇陈晓杰中国哲学史领域
实现中国梦有若干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土壤,这就需要“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们需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中国与中国文化。...[详细]
时间:2018-07-31 17:14
查看:273次标签:郭齐勇中国梦中国文化
实现中国梦有若干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土壤,这就需要“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们需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中国与...[详细]
时间:2018-07-30 09:23
查看:330次
标签:郭齐勇中国文化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慢慢品味、躬身实践。...[详细]
时间:2018-07-03 13:48
查看:603次
标签:郭齐勇阳明心学王阳明思想知行合一精神遗产
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7-07-18 14:28
查看:437次
标签:郭齐勇国学治世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我国历来是礼仪之邦,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的任务。在这一方面,礼学有深厚的资源。当然,治理社会,礼乐要与刑法、政令相配合。...[详细]
时间:2017-07-17 13:43
查看:430次标签:郭齐勇传统文化国学民族凝聚力
进入21世纪,传统书院不仅仅是文物古迹,而应是活的文化载体;新兴书院也不应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建筑物,而应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阵地。...[详细]
时间:2016-09-20 09:41
查看:383次标签:郭齐勇书院现代教育读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一代又一代民众的养育是中国的实际。国家的兴盛与国学的复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国学是软实力。在文化小传统中,勤俭、重教、敬业、乐群、和谐、互信、日新、进取的观念,无疑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资本。...[详细]
时间:2016-09-14 14:11
查看:432次标签:郭齐勇现代社会国学经典传统文化
墨家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这些成就主要被记录在《墨经》中。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涵盖了数学、物理、工程机械、科学思想与方法等多方面。...[详细]
时间:2016-07-25 14:30
查看:547次标签:郭齐勇墨学墨子思想家
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把“真诚恻怛”的仁爱之心发挥、扩充、实现出来,去应对万物,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致良知”包含着从人性上反思自己,反思人的贪欲、占有欲及人对自然万物自身权利与价值的不尊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度取用与开发。...[详细]
时间:2016-05-19 10:17
查看:1097次标签:郭齐勇王阳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儒学
五经、十三经是古代中国宗教、社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综合体,是君子修身与治理社会的经验集成。四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标识与体现。儒学包括人性的治政方略、稳定的社会秩序与安立人心的信念系统,是学习的文明。...[详细]
时间:2015-08-18 09:54
查看:224次标签:郭齐勇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致信全国青联与学联会议的代表,信中引用了《论语》中记载的曾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族青年及青年学子们寄予了深深的期盼: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命运、前途,广大百姓的福祉,是青年们将要承担的重任。他殷切希望青年朋友们立定志...[详细]
时间:2015-08-05 10:11
查看:134次标签:郭齐勇弘毅仁德习近平讲话
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忠孝节义”具有封建专制社会的历史局限性。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批判地继承“忠孝节义”的合理因素,汲取其正能量、剔除其糟粕。...[详细]
时间:2015-04-03 13:33
查看:155次标签:郭齐勇忠孝节义正能量道德
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还要求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详细]
时间:2014-09-30 13:54
查看:127次
标签:郭齐勇文化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彰显我们的精神标识,教育是基础和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使之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国民...[详细]
时间:2014-08-14 09:54
查看:334次
标签:郭齐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标题:德性是有力量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公共理性和法治建设不健全,因而理性和法治是首先要强调的,而讲人情则妨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今天所谓德治、法治与古代有着很大区别。社会主义法治...[详细]
时间:2013-09-09 14:28
查看:153次标签:郭齐勇德性德治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