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发展哲学。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能否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个没有哲学思维的民族,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有远见的民族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定会重视哲学。...[详细]
时间:2017-02-13 09:44
查看:1452次标签:陈先达哲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哲学,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彻底消亡、共产主义没有彻底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仍然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详细]
时间:2017-01-20 09:39
查看:2815次标签:何怀远哲学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详细]
时间:2017-01-19 13:55
查看:1825次
标签:仁德孔子儒家哲学
在1958年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提出领导干部除了马列主义理论外,还要“学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点历史和法学”、“学点文学”、“学点文法和逻辑”,等等。1959年的这份书单表明,他履行了自己对他人提出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7-01-16 14:25
查看:2293次标签:陈晋毛泽东书籍哲学阅读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涉及为什么、怎么看,更关乎干什么、怎么做。与认识层面的理解与把握相比较,付诸行动与实践探索更为关键。...[详细]
时间:2017-01-09 17:03
查看:1500次
标签:商志晓传统文化哲学创新性发展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涉及为什么、怎么看,更关乎干什么、怎么做。与认识层面的理解与把握相比较,付诸行动与实践探索更为关键。...[详细]
时间:2017-01-09 09:21
查看:1877次标签:商志晓传统文化哲学创新性发展
附生的海蛎子,在演示一门人生哲学。它依照礁岩的走势,完全臣服于环境,不抗争,不纠结。这是表象。实质上,它完好地保有了自我的强硬,在坚硬的外壳上书写着锋利的诗行。任海潮拍打,它遇强则...[详细]
时间:2017-01-05 15:30
查看:5847次
标签:海蛎子哲学生活生存文化
性与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成可革,所以君子养性必须保持定力,不能随随便便。王夫之这种基于“性日生日成”观念之上的修身哲学,无疑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张扬。...[详细]
时间:2017-01-05 09:23
查看:1535次标签:孙福万新年贺词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哲学
从哲学意义上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智慧无言,静,其实正是不经雕琢、不加刻意的恬淡境界。...[详细]
时间:2016-11-21 09:30
查看:3116次标签:刘绪斌静气哲学心灵鸡汤精神境界
中国力量体现了实然与应然的辩证统一。中国力量存在于特定时空中,具有确定的表现和含义。人们通过中国力量这一独特的“视窗”,能对中国发展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详细]
时间:2016-10-24 13:26
查看:639次标签:邱耕田中国道路哲学民族复兴
哲学是一种思想实验,生活哲学也是一种思想实验,它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方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但无论如何,哲学不是远离现实、人生和社会的游戏。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6-09-28 10:40
查看:1401次标签:庞学铨哲学生活马克思主义
从“实事求是”的内涵及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及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其渊源应该有三个,即文献之源、中国儒家重“行”精神之源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之源。...[详细]
时间:2016-09-20 10:02
查看:1487次标签:罗朝远实事求是哲学马克思主义
倡导“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植于中国知行合一的思想沃土中,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详细]
时间:2016-09-20 09:19
查看:753次标签:赵建永知行合一中国文化哲学
一个人的长相并不是最紧要的,如果一个人把长相看成人生的关键,就定会与幸福背道而驰。漂亮的外表,是上帝在这一个方面对你的厚爱,但是,容貌是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的。不会衰老的,只有智慧。...[详细]
时间:2016-09-14 16:13
查看:809次标签:苏格拉底哲学智慧故事美丽
我们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哲学研究。只有满足与回答了人们精神追求的哲学,才是真正与深刻的哲学,哲学只有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才是属于人民的哲学。...[详细]
时间:2016-08-25 10:42
查看:1008次标签:邴正不忘初心哲学理想信念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应用逻辑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详细]
时间:2016-08-18 09:36
查看:637次标签:田鹏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
以有效节制人的物质生活欲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中国传统治理哲学,虽然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对于变革现代发展观念和管理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而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具有积极启示意义。...[详细]
时间:2016-08-08 10:05
查看:854次标签:周可真传统文化治理哲学
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改变了人类文明形态。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当代中国哲学紧紧围绕推动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断贡献真知灼见。...[详细]
时间:2016-08-08 10:03
查看:1372次标签:孙正聿哲学马克思主义创新
汉语里,“忙”字很有意思,左面是心,右面是亡。太忙了,心就死了。慢生活的实质就是拥有简单而豁达的平常心。一颗从容稳健的心,才是最富饶光 明的拥有。“请慢用”是一种禅。你拥有的东西或...[详细]
时间:2016-07-28 11:43
查看:1086次
标签:忙慢智慧哲学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新时代,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退缩逃避。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要积极建言献策,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详细]
时间:2016-07-28 09:51
查看:748次标签:常晋芳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