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日日皆新、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强调了一种改革创新和不断进取的态度。...[详细]
时间:2016-05-04 13:37
查看:808次标签:刘胜江两学一做知行合一哲学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不是线性的、直线式的,而是通过辩证否定而展现的螺旋式上升的模式。这种历史的辩证法,为把握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范导。...[详细]
时间:2016-04-27 10:24
查看:1165次标签:何中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实现伟大变革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奠基于实践观点。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详细]
时间:2016-04-11 08:53
查看:1641次标签:汤荣光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若不注意了解中共党史,很容易走偏,甚至进入所谓的纯学术的自我陶醉状态。研究中共党史,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脉络,否则,也就难以准确理解中共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论线索和动因。...[详细]
时间:2016-04-08 14:21
查看:1245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问题意识党史
马克思经济学所开创的对于人类经济和政治活动辩证本质的认识和解决路径,无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时间:2016-03-31 13:39
查看:1530次标签:孙育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
实践尤其是人们的创造性实践,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唯一途径。创新发展的成果,需要在创造性实践中取得,甚至需要多次反复的实践。创新发展的成果和成效如何,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并在实践中再发展、再突破。...[详细]
时间:2016-03-30 13:13
查看:404次标签:陈光林创新发展理念哲学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智慧在《周易》。中国是文明古国,而且有博大精深的智慧积淀,这智慧就集中在《周易》这本书里。不管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以《周易》为源泉。《周易》的核心价值在和谐,其内容之丰富,...[详细]
时间:2016-03-25 15:24
查看:1835次
标签:余敦康《周易》与中国智慧哲学文化博览
发展是具体的、现实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与国别性。同样,发展哲学所分析的问题、所服务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与国别性。换言之,我们所谈论的发展哲学必须是面向中国问题的发展哲学,它要关注中国的发展问题、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详细]
时间:2016-03-21 14:23
查看:1136次标签:邱耕田哲学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一个概念不能反映特有属性,特别是不能反映本质属性,就会“名不正”,进而“言不顺”。然而,一些学者往往制造一些指称对象极其混乱的概念,导致一些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学术现象出现。“现代新儒家”这个概念便是典型例证之一。...[详细]
时间:2016-03-14 13:32
查看:2021次标签:张分田现代新儒家儒家思想哲学
功利主义是一种改革哲学,是边沁及其追随者揭露当时英国少数特权者和既得利益者“邪恶利益”的理论武器;建立在经验和实践基础之上的效用标准,是正当性权利的有效识别工具。当下,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作为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追求的实践性哲学,功利主义可以为法律与公...[详细]
时间:2016-02-03 09:42
查看:1458次标签:谭志福功利主义哲学法治理念
党政主导力量、市场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的协调且形成合力,是中国成为强国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三大根本支柱,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并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三大根本支柱,是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并形成一种新型文明的基石、核心。...[详细]
时间:2016-02-02 13:19
查看:1211次标签:韩庆祥中国道路哲学国际话语权
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在社会生活时空中彰显了自身的现实功能,在以核心价值凝聚创新合力的过程中丰富与拓展了研究思路、学术范式和应用领域。...[详细]
时间:2016-02-01 13:57
查看:300次标签:臧峰宇哲学文化自觉学术
凡过去好的,一概都好;凡过去坏的,一概都坏;以惯性思维代替理性思维,以印象观点框定现实表现,这显然是有悖唯物辩证法的,结果只能走进荒唐。...[详细]
时间:2016-01-26 09:45
查看:773次标签:于永军形而上学哲学白马非马公孙龙
任何成熟的理论体系都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有着无限丰富的内容,因而人们对其理解和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但任何理论又都不是杂乱无章的机械拼凑,都有其核心和实质作为“一以贯之”的东西存在着...[详细]
时间:2016-01-26 09:43
查看:1619次
标签:张广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经典明析
从现实国情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丰富经验,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国际上也面临着诸多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正是从中国的历史的现实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大政方针和各项切实可行的举措,实现中...[详细]
时间:2016-01-25 08:47
查看:1690次标签:徐鸿武四个全面哲学唯物史观
美学是主观的、科学的、有用的,不仅要揭示天地之大美,而且要促进天下之大美、祖国之大美、社会之大美、人文之大美、作品之大美。这才叫天下美学。反用老子的话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皆按审美规律来认识和改造天下者,美学也。美学在美化天下中更能彰...[详细]
时间:2016-01-18 13:31
查看:455次标签:张首映美学学科哲学世界观
毛泽东同志的五篇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均写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们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充分说明毛泽东同志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大家,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永远值得学习和运用的。...[详细]
时间:2016-01-08 09:53
查看:2429次标签:陈元毛主席哲学马克思主义
从形态演变的角度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应该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也不需要把它排斥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之外。这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名分问题,而是关系着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认识。...[详细]
时间:2015-12-30 15:05
查看:3531次标签:刘文旋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新闻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民反映和评论外部世界的产物,离开了外部世界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新闻传播活动就失去了反映客体和报道依据,新闻作品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详细]
时间:2015-12-24 08:47
查看:6475次标签: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哲学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详细]
时间:2015-12-09 15:00
查看:1479次
标签:《易经》伏羲周文王孔子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