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等诸多领域,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不断编织细密的法网,持续强化法律打击,才能为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详细]
时间:2017-05-12 09:53
查看:569次标签:刘婷婷两高个人信息安全法律
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方式,就是紧紧抓住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举止两大着力点,以道德抚慰人的情感、引导人的思想,以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同时,注重道德法律相互配合、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详细]
时间:2017-05-08 09:39
查看:1884次标签:朱勇道德法律治理
中国学者很有必要在学习借鉴有关国际法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从中国的角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来研究和评析当代国际法,敢于和善于开拓创新,逐步确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学理论新体系。...[详细]
时间:2017-05-08 09:35
查看:908次标签:陈安中国特色国际法学法律
我国制定法律和监管规则,既要结合国际上的一般经验,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本国体制、文化传统和市场实际,使法律和监管规则符合国情,符合市场发展阶段的实际,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详细]
时间:2017-05-03 14:01
查看:379次标签:董少鹏法律顶层设计资本市场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内在体系的具象载体,是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和民事规范始终的根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当事人民事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法律部门由于所调整的对象不同,所应采取的基本原则也不同。...[详细]
时间:2017-05-02 09:43
查看:880次标签:申卫星民法法律立法
民事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民法的基本价值,反映了民事立法的目的、方针和导向,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进行民事司法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详细]
时间:2017-04-26 09:27
查看:809次标签:李适时民法总则民法典法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民法形成基础应该由简单的由上而下,发展为以上为主、上下结合,所以调整民事关系的渊源形式也应该随之调整。...[详细]
时间:2017-04-24 09:50
查看:561次标签:龙卫球民法总则法律国家政策
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民法典的编纂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优质的治理资源。今年10月,随着民法总则的施行,相信民事权利保护将更加完备,司法与执法也将更有遵循。以民法总则的制定和施行为支点,必将有力撬动中国法治的未来发展。...[详细]
时间:2017-04-21 09:57
查看:405次标签:公民权利民法典法律中国特色
我国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和活动的法律基础,更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制度化的重要保障。必须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来科学地加以构建,并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来积极有序地推进各项国家安全立法,保障国家安全领...[详细]
时间:2017-04-14 09:37
查看:672次标签:莫纪宏国家安全法律总体国家安全观
法律不被遵守,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将无法得到实现。而法律被遵守的前提是社会主体必须信仰法律和敬畏法律。法律被信仰的基础来源于法律本身的正当性,而法律正当性的基础则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履行了法律所要求的各项程序。...[详细]
时间:2017-04-13 10:06
查看:1339次标签:赵万一民法社会生活法律
民法总则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在它的基础上,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统一的民法典将有望于2020年形成。实施好民法总则、编纂好民法典,必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详细]
时间:2017-04-13 09:47
查看:589次标签:民法总则民法典依法治国法律
司法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坚持这个原则也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谁都不应为满足自己的诉求,就用权力、用人情、用金钱、用暴力等干预司法,诱使或迫使司法者一味顺从自己意愿,照顾自己的利益,这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破坏。...[详细]
时间:2017-03-27 14:29
查看:505次标签:方工司法公正法律监督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能缺席。”捍卫英雄烈士,不应只是英烈亲属的个人义务,而应当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职守。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起着统领性作用;民法典又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捍卫英烈被顶层立法予以明确,这是以法律利剑捍卫英烈权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详细]
时间:2017-03-24 10:09
查看:816次标签:魏寅英烈法律正义
随着民法总则的通过,我们离中国民法典越来越近。这部法律的颁布,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期盼一部符合中国实际、面向21世纪的科学的民法典,能够尽快出台。...[详细]
时间:2017-03-23 09:55
查看:864次标签:王利明民法总则民法典法律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国有土地,另一种属于村民集体所有。国家土地划保护区,土地和资源均属国家所有。把集体土地划成自然保护区,老百姓就不能对其开发利用,权益难以保障,会造成管理困难、土地权属纠纷等问题。...[详细]
时间:2017-03-22 09:44
查看:2220次标签:政府工作报告自然保护区法律生态
所谓公序良俗原则,实际上是以一般的道德为核心,民事主体在进行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准则,要求民事主体对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予以起码的尊重,针对的主要是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详细]
时间:2017-03-20 09:59
查看:1108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法律立法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纂一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的法典。...[详细]
时间:2017-03-16 08:56
查看:3193次标签:民法典全国两会诉讼法律
“法律”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的“导航仪”,分享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制度外部性”实质上就是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称,更是一种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短缺。只有弥补责任与权利不对称的外部性,分享经济才能更好地为全社会创造福利。...[详细]
时间:2017-03-10 11:11
查看:512次标签:盘和林分享经济全国两会法律
编纂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民法与国家其他领域的法律规范一起,支撑着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法典编纂,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7-03-09 09:21
查看:469次标签:孙宪忠民法典法律全国两会
任何一个法律职业都会涉及其他法律职业,需要共享彼此掌握的数据。只有打破各个法律职业间的数据壁垒,才能为所有法律人的在线工作提供更多数据支持,也才能进一步推动法律大数据沉淀。...[详细]
时间:2017-02-21 09:49
查看:466次标签:蒋勇大数据法律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