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资治通鉴》凝聚了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的心血,亦启发了许多人为之作注、续写,进行改编,从而创造了一个浩大而精微的历史世界,让古今无数读者遨游其中,获得历史智慧。...[详细]
时间:2024-08-09 14:45
查看:201次标签:《资治通鉴》范祖禹司马康胡三省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详细]
时间:2021-04-19 13:44
查看:1861次
标签:《资治通鉴》司马光文化
有谄谀者或者说谄媚者能找到钻营之机,也是因为有人未能辨清其真正面目,甚者恐怕也是因为他们喜欢被奉承的感觉。钻营之人是最讲究回报的,一旦对方没有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落井下石。...[详细]
时间:2017-12-28 16:15
查看:535次
标签:罗日荣识人用人谄媚糖衣炮弹《资治通鉴》
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经邦济世之书没有能超过《资治通鉴》的。...[详细]
时间:2016-05-19 16:26
标签:微视频张国刚曾国藩《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究竟是一部什么史书?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这些杰出领导人如此重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张国刚教授从《资治通鉴》概说、精髓、讲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古文讲到白话、从...[详细]
时间:2016-05-04 17:08
查看:67207次
标签:张国刚《资治通鉴》用人之道用人如器司马迁
唐太宗用人有“五原则”:第一,取才胜于己者;第二,要用人之长,弃其所短;第三,使贤不肖各得其所;第四,容忍梗直者顶撞;第五,不管亲仇疏远,一旦用之,爱之如一。[详细]
时间:2016-05-04 17:02
查看:1264次
标签:张国刚《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如器用人之道
司马光说:“治国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官人指干部的任用,赏与罚都是驱使官员努力工作的武器。如果说,仁、明、武是领导人的内在品质,那么,官人、信赏、必罚则是领导...[详细]
时间:2016-05-04 17:00
查看:3260次
标签:张国刚司马光《资治通鉴》官人治国之要
修身之要有三点:仁、明、武,这三点是领导人的内在品质。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详细]
时间:2016-05-04 16:59
查看:3367次
标签:张国刚《资治通鉴》修心之要仁明武用人之道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解释:所谓“资治”:不仅知道什么是“治”、“乱”,而且要作为“力行求治之资”。所谓“鉴”:如人照镜,“可就正焉”。读者于历代兴亡、人之贤否之中,“可...[详细]
时间:2016-05-04 16:57
查看:3004次
标签:张国刚王夫之知道而乐《资治通鉴》历代兴亡
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详细]
时间:2016-05-04 16:55
查看:4971次
标签:张国刚曾国藩《资治通鉴》经世之书窃物之理,执圣之权
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自幼笃诚好学。他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传》,即能了其大旨”,常“手不释卷,至不知...[详细]
时间:2016-05-04 16:54
查看:1666次
标签:司马光张国刚司马光砸缸《左传》《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究竟是一部什么史书?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这些杰出领导人如此重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张国刚教授从《资治通鉴》概说、精髓、讲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古文讲到白话、从...[详细]
时间:2016-05-04 16:50
查看:7017次
标签:张国刚《资治通鉴》治国理政用人如器毛泽东
1949年9月,彭德怀率领部队解放了新疆。在庆祝大会上,当他看到人群中有人抬着自己的画像,两道浓眉拧了起来。他对身边的人说:“胜利了,要警惕。‘万岁’的口号,首先应该还给人民。要知道,一个阿谀奉承的傻瓜带来的危害,将比100个敌人还要大。”说罢,走下主席台,亲...[详细]
时间:2014-02-27 09:53
查看:484次标签:谭用发《资治通鉴》阿谀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