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吴兢在《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中,记录了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对其臣下说的一番话:“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详细]
时间:2021-08-18 16:22
查看:502次标签:唐太宗不以为忤直言敢谏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分类编辑了贞观君臣的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反映...[详细]
时间:2021-01-11 16:49
查看:23697次
标签:谢保成《贞观政要》贞观之治唐太宗吴兢
唐太宗李世民君临天下二十三年,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他的成功,得益于“择善任能”。...[详细]
时间:2019-01-21 09:27
查看:3147次
标签:王玉堂用人思想唐太宗贞观之治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的九嵕山。“昭陵六骏”青石浮雕石刻就列置于墓旁祭殿两侧。石刻所雕六匹骏马均为李世民生前南征北战所骑战马,其中四骏现存于西安...[详细]
时间:2017-07-20 16:03
查看:982次
标签:昭陵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
总之,唐太宗李世民的贡献还是很多的,关于他也有说不完的故事,以史为鉴,文化瑰宝,致敬。...[详细]
时间:2017-02-09 11:05
查看:3962次
标签:唐朝唐太宗好事明君历史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重视的节日,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定团结、幸福安康以及来年的祝福。春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朝历代的春节习俗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春节的“成长足迹”吧!...[详细]
时间:2017-01-20 11:10
查看:2341次标签:春节习俗守岁图解唐太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重视的节日,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定团结、幸福安康以及来年的祝福。春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朝历代的春节习俗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春...[详细]
时间:2017-01-20 11:10
标签:春节习俗守岁图解唐太宗
马周辅佐唐太宗 19 年,成为名传千古的“布衣宰相”。公元 648 年,一直为国事操劳的马周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唐太宗非常忧虑,找来名医为他医治,甚至亲自为他熬药。他曾多次对左右的...[详细]
时间:2016-08-17 16:41
查看:610次
标签:马周唐太宗布衣宰相房玄龄十八学士
尉迟敬德一直活到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享年74岁。在总共16年的退休生活中,尉迟敬德断绝了所有的人情往来,一方面是搞一些神仙方术的东西,服药炼丹;另一方面是享受生活,大搞亭台楼...[详细]
时间:2016-06-16 16:39
查看:2450次
标签:唐太宗刘后滨尉迟敬德门神隋唐英雄
唐太宗用人有“五原则”:第一,取才胜于己者;第二,要用人之长,弃其所短;第三,使贤不肖各得其所;第四,容忍梗直者顶撞;第五,不管亲仇疏远,一旦用之,爱之如一。[详细]
时间:2016-05-04 17:02
查看:1265次
标签:张国刚《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如器用人之道
贞观时代仅有二十三年的时间,时间虽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贞观时期的历史贡献有四个方面: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国际地位、制度基础。这对于我们理解唐朝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国家的成功,古今...[详细]
时间:2016-03-23 17:32
查看:1960次
标签:孟宪实贞观之治治国理政政治文明唐太宗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是说,经常用明镜照照自己,那么污垢就不会存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摆脱错误行为的牵累。这句话采用比兴手法,以“人镜”取譬设喻。...[详细]
时间:2014-10-28 10:15
查看:1163次标签:唐太宗镜子论以人为镜杨立新
重实干贬虚浮,要在严格监督干部。有了严格监督、严格奖惩,干部不能也不敢玩虚招、搞花活。严格教育,警示干部在实上要求、实处发力,不搞空有架式、花拳绣腿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详细]
时间:2014-05-19 09:57
查看:906次标签:闫华唐太宗选贤任能
隋朝为何会灭亡,一是隋朝统治者视其富强,不予后患,即是骄傲,认为自己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不怕有后患;二是所有的资源都向统治者集中,造成资源垄断,且统治者生活奢靡,对老百姓征收重...[详细]
时间:2013-10-03 12:31
查看:933次
标签:韩昇唐太宗贞观盛世隋朝
韩昇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生历史世家,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12年,韩昇教授在《百家讲坛》上录制《安史之乱》和《唐太宗风云...[详细]
时间:2013-10-01 12:07
查看:3325次
标签:韩昇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贞观政要
唐朝盛世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才辈出,并有着良好的民族关系和开放的对外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灭亡的教训,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在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详细]
时间:2013-09-29 15:33
查看:3069次
标签:韩昇唐朝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重提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告诫全党和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懂得脱离群众、贪污腐败足以亡党亡国的道理,始终牢记和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这既是现实的警示也是历史的警示。
唐朝初...[详细]
时间:2013-09-06 08:19
查看:3094次标签:党群关系历史周期率魏征唐太宗脱离群众
通观一部《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详细]
时间:2013-03-18 13:35
查看:1302次标签:刘后滨资治通鉴司马光人才唐太宗选官用人选官制度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
贞观时期民心指数之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详细]
时间:2012-12-17 11:54
查看:958次标签:唐太宗民心指数唐朝
“一穷二白”的皇帝向大臣学习统治经验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前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贞观之治&r...[详细]
时间:2012-07-05 14:56
查看:840次标签:唐太宗艺术张耐冬官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