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郭齐家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略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博士承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日前取得了重要成果——六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读本深入浅出地提炼阐释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要素,努力使这些要素成为...[详细]
    时间:2021-07-01 08:35 查看:192次标签:郭齐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仁爱

  • 汲取中华文明力量 赢取抗疫胜利

    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要处理好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自身身心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个人与群体、个人的身与心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资源。...[详细]
    时间:2020-03-16 13:02 查看:746次标签:郭齐家中华文明抗疫胜利

  • 郭齐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自然有序,人伦有序,相互包容,心胸宽大,和谐以共生共长,相融以相辅相成。既是学术自由,又是兼容并包。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这正是中庸的精神。...[详细]
    时间:2017-08-14 09:06 查看:652次标签:郭齐家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

  • 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烈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7-07-04 09:27 查看:716次标签:郭齐家家和万事兴家庭关系

  • 郭齐家:与人为善

    东圣西哲都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启发一个人对固有善性的自觉,都强调只有自觉向自身内在追求,才能把握普遍、绝对的“善”。既然趋向于善是人的本性,而善又存在于人的思维和心中,那么,他们就必然把强调内省的道德自觉当作教育的重心和作用。这就是“与人为善”的人性论基础。...[详细]
    时间:2017-04-06 09:51 查看:769次标签:郭齐家与人为善和谐以和为贵

  • 郭齐家: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提出具有“絜矩之道”的优秀管理者具有的五种法宝:与民同好恶;散财于民,不与民争利;以善为宝,以义为利;见贤能举,举而能先;见不贤而能退,退而能远之;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也都是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具体体现。这五种法宝直至今日,依然是优...[详细]
    时间:2016-12-29 14:24 查看:878次标签:郭齐家治国义利观仁爱

  • 郭齐家:大学之道

    今天,我们如何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的德,继而将这种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前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6-12-15 10:04 查看:766次标签:郭齐家大学教育核心价值观

  • 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详细]
    时间:2015-07-30 13:12 查看:588次标签:郭齐家传统教育道德教育道德培养现代教育

  • 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详细]
    时间:2015-07-30 09:02 查看:431次标签:郭齐家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传统文化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