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隐私权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关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有何规定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行踪、喜好等都在大数据的分析和掌握之中,因此在民法典立法过程中,就有民法典应为“数字时代的民法典”的相关呼吁。民法...[详细]
    时间:2021-03-04 10:08 查看:469次
    标签:马慧娟民法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

  • 与前任网上“互撕”?法官:或触碰法律红线 落入侵权范畴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原本是夫妻、情侣的双方,分手后却要在网络上开启骂战。法官认为,这种“互撕”行为虽然能逞一时口舌之快,却极可能触碰法律红线,落入侵权范畴。夫妻、恋人离婚、分手后因在互联网上“互撕”“对骂”而产生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是北京互...[详细]
    时间:2020-08-18 13:42 查看:309次标签: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隐私权

  • 民法典规定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第六章名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本章总结我国既有立法经验(如《网络安全法》)和学界通说确立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规则。我国立法机关也正在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与民法典之中的规则配合起来,全面保护个人信息。...[详细]
    时间:2020-08-05 08:46 查看:771次标签:民法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

  • 谁“窃取”了我的好友列表

    在给手机安装某些App时,往往会被询问是否允许索取定位、发送通知、访问设备照片、拨打电话等权限。为了正常使用App,用户不得不选择“允许”或“接受”。但许多手机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一方面采取“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过度收集,甚至未经许可或者授权自...[详细]
    时间:2020-07-27 08:47 查看:318次标签:民法典人格权编过度收集隐私权

  • 程序正义缺失背后的权利焦虑

    尽管“晒图找手机”存在着不妥甚至触犯法律的地方,“板子”却不能全部打在这名女士身上。在风险社会,当普通劳动者遭遇小偷小摸和财物不慎遗失的时候,通常都处于一种无奈、无助的状态。当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当他们对制度化维权渠道缺乏足够的信心,他们或许...[详细]
    时间:2015-11-12 13:41 查看:334次标签:杨朝清肖像权隐私权依法维权

  • 数据权力要靠法治约束

    面对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风险,法治必须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应对,从而在透明世界里为我们预留出一块免受打扰的私人空间。在刚刚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已经被连续讨论了三届的大数据话题,今年则从大数据的机遇和潜力转向了隐私保护。...[详细]
    时间:2015-04-07 09:37 查看:498次标签:隐私权法治大数据时代法治新起点

  • 当事人隐私应该打上马赛克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14日10时许,山东东平县疑遭性侵女生焦某(化名鑫鑫)的母亲喝农药自杀,被送往斑鸠店镇医院紧急抢救。据相关人士介绍,截至14时,焦某的母亲生命体征平稳,已无生命危险。14日晚记者获悉,14日,公安机关以刘某、黄某峰涉嫌强奸...[详细]
    时间:2014-08-05 08:55 查看:737次标签:群众路线隐私权法律保护

  • 未成年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

    人格权法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进行保护的法律,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有诸多关于人格权的问题需要解释和规范。其中,对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未成年公众人物作为公众人物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群体隐私权的限制和保护更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富有争议...[详细]
    时间:2013-10-09 14:05 查看:486次标签:公众人物未成年隐私权限制保护

  •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谁来保护

    法律既要保障大数据信息的合法开发利用,也要明确相关信息不得用于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处罚,更不得对社会发布,要让相关违法人员承担付不起的代价...[详细]
    时间:2013-07-26 09:58 查看:1020次标签:潘璠大数据隐私权

  • 在公开财产面前不应有“隐私顾虑”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一位人大代表近日公开表示,不赞成官员财产公开,原因是“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公开是好的,但是跟隐私权不要发生冲突”。他说全面公开不一定能反腐,建议采取随机抽检并向组织公开的办法。 上述代表的说法...[详细]
    时间:2013-01-30 14:11 查看:385次标签:光明时评隐私权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个人财产住宅

  • 公开财产侵犯官员的隐私权吗?

    官员公开财产真的于法无据吗?诚然,官员也是公民,自然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应该承担法律赋予其的义务。要判定官员是否享有隐私权,首先就要看我国法律是否赋予了公民隐私权。...[详细]
    时间:2013-01-29 13:07 查看:1925次标签:光明时评财产公开隐私权公仆官员反腐败法律

  • 监控下的城市 如何保障公民隐私权?

    监控公共场所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在公共治理与公民隐私之间,政府要把握好微妙的平衡则需要在法治的约束下监控城市。 重庆雄心勃勃的“全国最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计划还未成型,武汉“全国首个城域级全数字化监控系统...[详细]
    时间:2012-01-12 09:20 查看:749次标签:公民隐私权监控保障城市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