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作者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于1917年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回国后,经过一年的增订、修改,于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详细]
时间:2018-05-14 10:56
查看:789次
标签:胡适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孔子
命运,自古以来中外哲人就各说齐陈,诠释多元。命运与人人利益相关,从先秦到近代,中国的哲人思想家在探索过程中见仁见智,各美其美,如孔子提出“五十知天命”,墨家学说提倡“非命”等等。虽...[详细]
时间:2018-03-07 09:43
查看:1909次
标签:张立文命运五十知天命各美其美孔子
“知足”之难,难在得不到而不怨。“知止”之难,难在能得到该得到而不要。看新贵飞扬跋扈,也不动声色;观富豪挥金如土,仍气定神闲。...[详细]
时间:2018-02-26 14:35
查看:706次标签:汪金友名利观孔子
人们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患不均”论的,它讨论的是贫富差异的问题。笔者以为,这种理解是简单的,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读。...[详细]
时间:2017-12-04 16:43
查看:1293次
标签:孔子患不均社会财富分配贫富差异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联合主办,越南图书报刊进出口公司、中国外文局承办的《孔子的智慧》文化展7日在越南文化艺术展览中心正式开幕。...[详细]
时间:2017-11-08 16:25
查看:966次
标签:孔子越南文化展儒家文化
那日,病弱的孔子依旧在清晨早早起床。他背着手,拖着手杖来到门边。这本是一个简单而又自然的动作,却被后人解读得意味浓烈。...[详细]
时间:2017-10-23 10:13
查看:1689次
标签:郭小琲孔子孔子谈“死”
由于无法脱身,弟子们非常着急,孔子满不在乎地当场抚了一段琴,并说了一段气吞山河的名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详细]
时间:2017-06-05 15:32
查看:4006次
标签:孔子《匡人解围》临危不惧蒲邑讲学“三善之地”
与那位一天到晚对孔子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优秀”弟子颜渊相比,子路实在有点“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味道。...[详细]
时间:2017-06-05 15:12
查看:943次
标签:黄朴民子路孔子儒家学说追星族
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详细]
时间:2017-06-01 13:18
查看:1233次
标签:颜回孔子典范引以为戒《孔子世家》
孔子的一生,在路上是重要内容。他在感受山水中体悟人生,在体悟人生中深思求索,他结合所见、所闻、所感,应答弟子及时人,被记录成集智慧之大成的《论语》。游历归来,放眼天下过后,他又进入...[详细]
时间:2017-04-11 13:56
查看:1032次
标签:董宏君幽兰幽兰操孔子出走歌
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覆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详细]
时间:2017-03-29 10:06
查看:2266次
标签:钱穆《论语》孔子做人道理
先秦诸子的谜团很多,杨义教授重点还原了孔子的“女子小人论”。《论语·阳货篇》中记载:“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语在妇女解放和女性主义思潮中,最受诟病。如果我...[详细]
时间:2017-03-20 10:34
查看:1641次
标签:杨义女子小人论先秦诸子破解千古之谜孔子
当世之时,需要理论工作者认准方向、深耕细作,供给真知灼见和远见卓识,搭建充盈理想的精神家园,激励人们朝理想奋斗,至少提醒人们别误入歧途;也通过研究理想,促进理论创新,“拉动”“带动”哲学社会科学提质升级。...[详细]
时间:2017-03-16 09:46
查看:550次标签:张首映理论孔子理想
儒家仁学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恢弘历史中的宝贵精神积累和储存,理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应合理吸收儒家仁学思想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内核与精华,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详细]
时间:2017-02-10 09:10
查看:562次标签:赵振羽孔子儒家思想仁学
人类要想生存、发展,在社会生活中,首先要学会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让自身与外物、内心与环境相和谐。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表现在“爱人”,而且也体现在爱一切有生命的“物”上。...[详细]
时间:2017-01-22 08:56
查看:3038次标签:刘冬颖孔子社会生活中庸之道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详细]
时间:2017-01-19 13:55
查看:1824次
标签:仁德孔子儒家哲学
在孔子看来,仁并不远离人而内在于心,要实现仁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他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正是此意。这表明行仁应自觉而非被动,属于自律而非他律,由此突出行仁的自觉特性。...[详细]
时间:2016-12-26 13:30
查看:1137次标签:汪学群孔子平等仁德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详细]
时间:2016-12-16 17:33
查看:1093次
标签:刘庭华君子孔子《论语》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详细]
时间:2016-12-16 10:15
查看:8328次
标签:刘庭华君子孔子《论语》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代治国理政理应从《论语》中汲取精神滋养,将孔子治国理政思想创造性地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6-11-21 13:37
查看:1432次标签:喻新捷孔子治国理政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