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么高的境界和智慧,人们怎么做到?这个问题就来了,孔子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详细]
时间:2016-01-13 15:30
标签:孔子微视频郭继承儒家思想
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对儒家思想的重视,我们来了解一下习总书记在哪几个场合提到过儒家文化。...[详细]
时间:2016-01-12 16:34
标签:微视频习近平儒家思想孔子
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在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为人们的婚丧嫁娶等提供服务和指导。春秋时期,随着孔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出现,儒家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儒不仅指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更是代表了一...[详细]
时间:2016-01-08 08:52
查看:2793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的起源思想主旨孔子孟子
孔子曾经也是一个凡人,他是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才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慕的圣人。所以,在孔子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凡人的一面,也能看到圣人的一面。从本质来看,圣人...[详细]
时间:2015-12-21 14:58
查看:13878次
标签:孔子儒家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孔子的人格理想对于现代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如何做人方面。孔子讲过:“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可以说是内圣外王之道的一个简洁的表达。当然我们不应该满足仅仅做一个...[详细]
时间:2015-12-21 14:44
查看:1028次
标签:孔子现代人人格儒家圣人
《为政篇》中有一段是孔子的人生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报告人着重从这段话为我们详尽地讲解了孔子怎么超凡入圣...[详细]
时间:2015-12-21 14:41
查看:1089次
标签:孔子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圣人
孔子把人格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庸人;第二层是士;第三层是君子;第四层是贤人;第五层是圣人。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自古就形成了希贤希圣的人格的理想追求,所谓的希贤希圣...[详细]
时间:2015-12-21 14:38
查看:3818次
标签:孔子儒家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报告人指出,孔子曾经也是一个凡人,他是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才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慕的圣人。所以,在孔子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凡人的一面,也能看到圣人的一面。从本...[详细]
时间:2015-12-21 14:35
查看:1241次
标签:孔子儒家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2014年9月24日,习总书记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他引用了《论语》当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作为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嘉宾和专家学者...[详细]
时间:2015-12-21 14:32
查看:1148次
标签:孔子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专家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孔子一生的成长中吸取智慧...[详细]
时间:2015-12-15 13:19
查看:2897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孔子中华文化儒家文化
孔子有很高的境界与智慧,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境界呢?孔子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我想做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我就能做到。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其传达了中国...[详细]
时间:2015-12-15 11:32
查看:773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孔子治国安民周游列国
孔子出身于败落的士大夫家庭,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刻苦学习,开始入仕。在鲁国,由于治国安民的政策得不到实施和尊重,于是周游列国,前后十四年左右,可谓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甚至几次有生死的...[详细]
时间:2015-12-15 11:28
查看:1411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孔子中华民族治国安民
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在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为人们的婚丧嫁娶等提供服务和指导。但春秋时期,随着孔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出现,儒家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个时候,儒不仅是指有文化有知识的一...[详细]
时间:2015-12-15 11:27
查看:2575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儒家起源文化传承孔子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详细]
时间:2015-12-09 15:00
查看:1479次
标签:《易经》伏羲周文王孔子哲学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智慧经典、文化经典。经历了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才成就了这部两万四千多字的历史巨著。可以说,《易经》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易经》在全球的影响,是大家...[详细]
时间:2015-12-09 14:57
查看:1905次
标签:《易经》伏羲周文王孔子
《易经》,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常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样的概念来解读《易经》的价值和地位。说起《易经》,我们要特别强调它在国学、国学经典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详细]
时间:2015-12-09 14:54
标签:《易经》张涛周文王孔子伏羲
《易经》,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常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样的概念来解读《易经》的价值和地位。说起《易经》,我们要特别强调它在国学、国学经典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详细]
时间:2015-12-09 14:54
查看:1896次
标签:《易经》张涛周文王孔子伏羲
孔子一生不得志,至老年仍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五十一岁才开始在鲁国做官,可惜好景不长,并未得到重用,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复又在外漂泊十四载。后又回到鲁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史记·孔子世家》)这其中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孔子对礼乐之治的坚持与...[详细]
时间:2015-05-20 10:22
查看:1139次标签:田家溧孔子礼乐文化中华文化
用人,是领导工作的重要任务。人用得好,干部的积极性就高,改革和建设事业就不断发展;人用得不好,干部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改革和建设事业就难以推动。...[详细]
时间:2015-04-27 15:35
查看:705次标签:曾闻孔子为政者工作作风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rdqu...[详细]
时间:2014-10-15 13:50
查看:545次标签: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