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也是认识的基本方式。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和良性互动中发...[详细]
时间:2015-10-12 09:07
查看:1227次
标签:郭建宁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既给未来改革指明了方向,因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鲜明指向。同时又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因为它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重大课题进行可贵的理论探索。...[详细]
时间:2015-10-10 10:02
查看:1944次标签:严书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深化改革
马克思主义批判和继承人类历史上诸多有进步意义的思想,使人类思想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第一次把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变成了科学。因此,阅读经典著作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经典著作,更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两者密切联系起来。...[详细]
时间:2015-10-09 13:17
查看:366次标签: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学习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习主席治国理政实践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脚踏实地、扎实推进。“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这种实践魅力,是一种境界,有着深厚底蕴,是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智慧结晶。...[详细]
时间:2015-10-09 09:59
查看:1362次标签:毕京京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就是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理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只要追求和目标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详细]
时间:2015-10-09 09:35
查看:1264次标签:王斯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详细]
时间:2015-10-09 09:27
查看:545次标签: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
这条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革命元素,已经被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证明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好这条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路。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避免犯颠覆性错误。...[详细]
时间:2015-10-08 14:47
查看:354次标签:沈传亮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访美期间再次向美国各界阐述“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包含了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国际社会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15-10-08 09:03
查看:602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朱善璐理论自信中国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又构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动力支撑”“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是一个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当代中...[详细]
时间:2015-10-02 20:44
查看:1224次标签:周培清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讲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内涵;讲求因材施教,不断贴近引领对象;讲求全面渗透,不断占据舆论主动;讲求方式多样,不断做到耳目一新。...[详细]
时间:2015-10-01 20:44
查看:324次标签:浦玉忠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
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它也为重新唤起人们对唯物史观的关注和研究带来了契机。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来发掘唯物史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潜在资源,是在根本上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正途,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详细]
时间:2015-09-30 10:37
查看:732次标签:虚无主义批判中流砥柱马克思主义
研读历史,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不带任何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详细]
时间:2015-09-30 10:03
查看:577次标签:历史时期习近平讲话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这一指导的本身就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必须寻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问题的内在逻辑及其在中国环境应用的方法与路径。...[详细]
时间:2015-09-30 09:36
查看:879次标签:付子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法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糅进儒家思想中,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儒家思想,这里面的主次关系不能颠倒。...[详细]
时间:2015-09-29 13:32
查看:332次标签:孙力价值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开放马克思主义
在推动中国由大向强迈进的新征途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意味着坚持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打好打赢直击矛盾问题的总体攻坚仗,不断开拓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境界。...[详细]
时间:2015-09-28 13:46
查看:1491次标签:章传家历史特点斗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5-09-28 09:10
查看:560次标签:张志明思想建党制度治党马克思主义
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思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详细]
时间:2015-09-24 14:32
查看:1273次标签:宗和习近平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通过对于传统形而上的批判,在告别思辨哲学传统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历史发展的逻辑、切断历史进步的未来、屈从于现存的事物而泯灭自身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本性,没有向折衷主义、相对主义、实证主义和形形色色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倒退,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详细]
时间:2015-09-24 11:07
查看:2440次标签:侯惠勤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魂
毫不夸张地说,共产主义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宏伟事业,是人类真正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是人类发展最理想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真正的“普世价值”。...[详细]
时间:2015-09-24 10:15
查看:1841次标签:千钧客共产主义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
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社会,肯定更有凝聚力,也更加积极向上。然而让这一远大理想真正扎根于社会,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坚实条件,又是不那么容易的事。对此我们要有客观、求是的认识。...[详细]
时间:2015-09-24 10:04
查看:672次标签:共产主义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