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鲁迅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曾当过设计师
    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曾当过设计师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已成为新的文化经典,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至今仍然是现代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教科书最多的一位。...[详细]
    时间:2017-07-10 15:32 查看:1670次
    标签:鲁迅鲁迅博物馆鲁迅一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教育

  • 揭秘萧红与鲁迅的“绯闻”往事
    揭秘萧红与鲁迅的“绯闻”往事

    这三个月中间,她跟鲁迅没有任何联系;萧军也觉得蹊跷,很多年后,他跟牛汉说,“他们没有任何联系……”他似乎是欲言又止的。这之前发生什么了吗?然而这些不说了,再不会有人知道了。...[详细]
    时间:2017-06-01 13:35 查看:23922次
    标签:萧红鲁迅萧军端木蕻婚礼

  • 鲁迅与周作人的失和原因及兄弟绝交内幕
    鲁迅与周作人的失和原因及兄弟绝交内幕

    鲁迅从兄长的角度出发,当然不能容忍羽太信子如此挥霍无度,待至后来,因校方拖欠,他的薪水往往不能按时交出来,一家人的开支无形中短出了一截,加之他曾数度规劝弟媳,于是,矛盾便不可避免地...[详细]
    时间:2017-05-03 10:52 查看:9688次
    标签:鲁迅周作人绝交羽太信子砖塔胡同

  • 鲁迅:《祝福》
    鲁迅:《祝福》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详细]
    时间:2017-03-29 16:23 查看:151889次
    标签:鲁迅祝福呐喊祥林嫂送社

  • 被遗忘的纸上风雅
    被遗忘的纸上风雅

    古人尚风雅,在各种笺纸上书写诗词歌赋和冷暖心情,从素笺一直写到彩笺。即便民国时期,还有我们熟悉的“红八行”笺纸,信封则是白绵或宣纸糊成的长方形,名址皆由右至左竖写,尚留一番古风。如...[详细]
    时间:2017-01-18 10:41 查看:1390次
    标签:鲁迅情书许广平遗忘风雅

  • 鲁迅:肥皂
    鲁迅:肥皂

    四铭太太正在斜日光中背着北窗和她八岁的女儿秀儿糊纸锭,忽听得又重又缓的布鞋底声响,知道四铭进来了,并不去看他,只是糊纸锭。但那布鞋底声却愈响愈逼近,觉得终于停在她的身边了,于是不免...[详细]
    时间:2016-11-16 15:28 查看:8067次
    标签:鲁迅彷徨肥皂四铭太太学程

  • 鲁迅:故乡
    鲁迅:故乡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详细]
    时间:2016-11-02 10:02 查看:8784次
    标签:鲁迅故乡闰土希望

  • 鲁迅:秋夜
    鲁迅:秋夜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详细]
    时间:2016-11-02 09:10 查看:1322次
    标签:鲁迅秋夜栀子花飞虫民国的秋天

  • 当《新青年》遇到鲁迅
    当《新青年》遇到鲁迅

    1921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九卷一号上发表小说《故乡》,给处境困顿的杂志以很大慰藉。鲁迅在《故乡》的最后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详细]
    时间:2016-10-28 10:45 查看:3389次
    标签:江婴新青年狂人日记鲁迅故乡

  • 褚丽娟:继承鲁迅思想 找准文化坐标

    今天,我们要顺着鲁迅的脉络,继续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的研究者既了解自己的传统,又有良好的外语和科学训练,能够站在人类认识广阔边际的最前沿,了解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审时度势,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征而泽被世界的新价值。...[详细]
    时间:2016-10-28 09:43 查看:698次标签:褚丽娟鲁迅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传承文化

  • “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长征的伟大胜利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提出,促使国统区的知识精英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未来走向独立富强的希望,必须将中国共产党考虑在内。“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长征精神”,早在这一壮举结束的那一刻起,便深深地写进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详细]
    时间:2016-10-17 09:37 查看:5189次标签:王学斌长征观鲁迅红军长征

  • 梁柱:不朽的鲁迅先生

    青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剪掉了辫子,他在“断发照”上题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表达了他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地反映了青年报国之志。可以说,鲁迅一生都在践行他的这个爱国志向。...[详细]
    时间:2016-10-09 09:59 查看:1555次标签:梁柱鲁迅批判精神历史地位爱国主义

  • 张迪:“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在《读书杂谈》中,鲁迅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因此,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如此不愿给别人关于读书的意见。他的意思就是说,读书还是个人的事情,任何人也不能给你可行的意见,你只能凭借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读书之径,...[详细]
    时间:2016-09-26 14:01 查看:654次标签:张迪鲁迅读书立人

  • 党员干部要如何真诚当好“孺子牛”

    要胸怀责任感。基层不是“跳板”而是“舞台”,在基层工作,俯下身就有做不完的事,仰起头可能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激发为群众造福的强烈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治愈“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机关病,才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工作的大事。...[详细]
    时间:2016-09-22 09:30 查看:1123次标签:党员干部鲁迅孺子牛基层公务员理论文章

  • 鲁迅尊师
    鲁迅尊师

    鲁迅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他本人也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他的尊师重教与他伟大的思想一样流芳百世,永照后人!...[详细]
    时间:2016-06-22 13:36 查看:1966次
    标签:鲁迅文学家求学

  • 故居故事——改名换姓闯北京

    老舍有满族大姓舒,为何只留半个字“舍”?“老舍”二字彰显的是永远,意思是“老得舍得”。《狂人日记》的写作地为北京的绍兴会馆,成就了“鲁迅”这个名字的诞生之地。汲古阁取意是汲取古代精...[详细]
    时间:2016-06-21 08:47 查看:428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北京故居故事老舍鲁迅

  • 故居故事——隔行不隔山

    1、鲁迅操着“文艺腔”的公务员; 2、谭鑫培 “偶像派”转型“实力派”; 3、郭沫若爱写话剧的副总理; 4、今日京华-北京牙雕。...[详细]
    时间:2016-06-17 09:05 查看:339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故居故事鲁迅谭鑫培郭沫若

  • 鲁迅教子
    鲁迅教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次日,天津《大公报》发表了他的遗嘱,其中第五条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详细]
    时间:2016-06-03 13:58 查看:1405次
    标签:鲁迅许广平周海婴普通人

  • 文脉六记——大师小事

    纪晓岚寄信忘年交卢见曾,盐引案发,纪昀因漏言获谴。《北平笺谱》是诗笺图谱选集,木版彩色水印,由鲁迅和郑振铎合编,自费印行,共六册。内收人物、山水、花鸟笺三三二幅。 ...[详细]
    时间:2016-04-28 08:52 查看:340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纪晓岚《北平笺谱》鲁迅郑振铎

  • 游宇明:鲁迅的一点“宝藏”

    我们不难设想,如果鲁迅没有那么痛苦的“草根”记忆,他写的底层人士还会那么活灵活现,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还会如此刀刀见血吗?不夸张地说,“草根”记忆绝对是鲁迅一生的宝藏。...[详细]
    时间:2016-04-11 14:03 查看:980次标签:游宇明鲁迅国民草根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