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10月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第四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将在农展馆举行。这个专门为非京籍、体制外艺术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借鉴、合作机会的平台,今年将为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杂技和曲艺八大类近万件作品提供展示机会。...[详细]
时间:2016-09-28 14:48
查看:511次标签:文学艺术品文艺
与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依靠民间社团组织相比,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尚没有有效利用民间社团组织这支有生力量。其中,制度建设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大瓶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文章观点...[详细]
时间:2016-09-23 16:05
查看:972次
标签:民族文化DNA民间文艺保护
大家在发言中认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更好服务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详细]
时间:2016-08-30 20:52
查看:391次标签:俞正声全国政协文艺社会主义
办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传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提升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的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6-08-19 13:25
查看:446次标签:少数民族文艺中国梦文化自信
离开了艺术价值本体,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奇、怪、乱、丑”,企图借助于哗众取宠、推销炒作赢得价值,终归徒劳。真正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是个体生命的精神凝结和艺术再现,在人类精神价值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艺术家也因作品而不朽。...[详细]
时间:2016-08-08 10:15
查看:1138次标签:庞井君文艺价值向度文艺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强化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所有这些,都理应成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科学的指导方针。...[详细]
时间:2016-07-04 10:17
查看:869次标签:仲呈祥文艺哲学文明素质
中国的诗歌传统是源,更是流,正是因为它随势而变,广泛流传,才有了今天强大的生命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中国,大众写诗、读诗其实是在追问生活的意义。今天的“诗歌热”有新闻、有现象、有躁动、有喧嚣,但也有沉潜其中的社会变革和人心需求。...[详细]
时间:2016-06-24 09:43
查看:1563次标签:陈佳冉诗歌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文艺
民族的兴盛首先是文化的兴盛。放歌壮丽时代,赞美伟大人民,聚力光荣梦想,生发强劲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担当。...[详细]
时间:2016-05-17 15:13
查看:815次标签:刘汉俊文艺核心价值观道德
文艺创作中,市场导向是指文艺创作者根据文艺作品的畅销程度,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社会价值导向是指创作者或有关方面对文艺创作方向、价值进行适当规范。与一般商品不一样,文艺作品需要“无形之手”,更需要社会价值导向。...[详细]
时间:2016-05-17 09:05
查看:389次标签:党风廉政文艺反腐习近平讲话精神
5月2日晚,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一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办公室、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团中央中华未来之星全国组委会 、中国歌剧舞剧院主办的五十六朵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演出“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型交响演唱会”隆重上演。...[详细]
时间:2016-05-03 17:03
查看:572次标签:核心价值观文艺风景线旗帜
事实毋庸置疑地表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的现实威胁。保卫中国历史,保卫中国近代历史,尤其是保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已经成为坚持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要求。...[详细]
时间:2016-03-25 21:06
查看:2000次标签:刘润为文艺历史虚无主义革命
文艺工作者们不仅要在场,还要站在前列、站在高位。“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详细]
时间:2016-03-16 09:36
查看:369次标签:莫劼现实主义文艺中国故事创作传统
文艺家失去了理想信念,灵魂就会沦陷,创作的作品就会“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这五个“去”,实际上,就是对一些文艺作品通过臆想和独断对“五四”以来的进步历史、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和社会主义的辉煌进程加以回避、...[详细]
时间:2016-02-18 10:26
查看:1174次标签:董学文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中华美学精神
时代在变,人们对笃定恒心、倾注心血作品的欣赏不会变;对“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向往不会变;对德艺双馨、虚怀若谷的艺术家的敬仰不会变……这些,正是“阎肃现象”留给世人的启示。...[详细]
时间:2016-02-15 13:22
查看:649次标签:李思辉阎肃文艺艺术家
网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通过网络被人们熟知的普通人,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做“网红”。互联网消除了物理空间的距离,让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也让中国的“网红”故事通过网络走向了世界。...[详细]
时间:2016-02-06 17:20
查看:1151次标签:张庆龙网络春晚互联网+文艺中国故事
文艺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问题,而是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一种错误思潮。它善于从个人好恶出发评断历史,喜欢以个人想象来虚构历史情境。它往往在“创新”“探索”“翻案”“戏说”的名义下,采取极端不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详细]
时间:2016-02-04 14:50
查看:900次标签:董学文文艺历史虚无主义艺术民族文化
建设文艺研究的中国话语,这个命题蕴含着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诉求。从空间意义上讲,是要建立文艺研究的本土意识;从时间意义上讲,则是要建立文艺研究的当下意识,两者最终都是为了解决“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所谓当下意识,就是文艺理论要关注当下文艺实践,解决当下文艺实践中...[详细]
时间:2016-01-08 09:58
查看:1092次标签:中国话语文艺研究西方理论
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而言,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人民搭建广阔文化舞台,就是完成这一建设根本任务的重要步骤。...[详细]
时间:2015-12-16 14:53
查看:766次标签:刘忱文艺为人民服务文化体制改革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艺术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并且深谙“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催生了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要。...[详细]
时间:2015-12-02 14:13
查看:666次标签:孙来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讲话》和《意见》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艺话语权建设,对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着力提升上述四种能力,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为...[详细]
时间:2015-12-01 10:10
查看:790次标签:张政文文艺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