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的...[详细]
时间:2020-07-29 10:07
查看:1750次
标签:钱逊论语做人的道理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文化
说到《论语》,人们常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宋代传下来的,到如今已传了一千多年,意思是《论语》是一种政治哲学,它的中心思想是治国道理。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论语》在中国历史...[详细]
时间:2020-07-29 09:56
查看:55291次
标签:钱逊论语做人的道理优秀中华文化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的...[详细]
时间:2020-07-29 09:50
查看:9527次
标签:钱逊论语做人的道理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位将军脾气特别暴躁,经常打骂、更换佣人。后来有位叫丁龙的山东人到将军家做佣人,在遭到将军无理辞退后仍尽忠职守地为将军做了第二天的早餐,这一举动得到将军的欣赏和挽留...[详细]
时间:2020-07-29 09:37
查看:693次
标签:钱逊丁龙讲座美国汉学讲座哥伦比亚大学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本段内容中,钱穆之子钱逊先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读《论语》的经历,及立志不惧艰难阻碍劝人...[详细]
时间:2020-07-29 09:34
查看:907次
标签:钱逊《论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中蕴含的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格,培育并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报告中,钱逊先生以抗元英雄文天祥的事迹和“丁龙讲座”的由来为例,讲述了《论语》对包括精英阶层...[详细]
时间:2020-07-29 09:26
查看:522次
标签:钱逊论语文天祥丁龙讲座中华民族精神
孔子“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为政的根本是正名,正名的根本是正人,正人的根本在正己。因此,国如何治最终还是落实到当权者如何修身上,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详细]
时间:2020-07-29 09:15
查看:1315次
标签:钱逊论语学做人孔子修身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详细]
时间:2020-07-29 09:08
查看:2216次
标签:钱逊《论语》修身做人儒家思想传统文化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详细]
时间:2020-07-29 09:08
标签:钱逊《论语》修身做人儒家思想传统文化
孔子之教,兼内外而言。对君子的要求,修己安人安百姓,不仅要求修养好自身,还要求关心他人,关心群体,关心天下大事。
...[详细]
时间:2019-04-11 16:52
查看:936次标签:钱逊四书人道
悠久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演绎了我们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与魂,是我们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今和今后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在延续传统文化血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铸就灿烂辉煌的新时代。...[详细]
时间:2018-01-24 09:57
查看:827次标签:钱逊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文化发展是变和不变统一的过程,变的是它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变的是它的根本特质、根本精神,它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这不变的根本特质和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与魂。毁坏了根,切断了血脉,这个民族就无法生存发展。...[详细]
时间:2017-03-29 10:38
查看:2105次标签:钱逊创造性转化创新传统文化
孟子“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人性”和“尽心知性知天,天道人道合一”这两点思想,实为儒学的重要基石。对其深刻内涵和意义,需要作深入研究及创造性的阐述和发展。...[详细]
时间:2016-11-07 09:34
查看:1033次标签:钱逊孟子人性思想儒学
《论语》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也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著作。《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堪称立身处世的道德典范。它所提倡的正心修...[详细]
时间:2016-03-28 17:25
查看:12477次
标签:钱逊中华孔子学会儒学《论语》核心精神
《论语》有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学了要用,要改变自己。修身是儒家最重要的事情,人是可以也应当通过不断学习、修养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本身都差不多,但为...[详细]
时间:2016-03-28 17:13
查看:815次
标签:钱逊三己原则求诸己君子《论语》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理想标准。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一个是文。质是指一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文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一举...[详细]
时间:2016-03-28 17:12
查看:2251次
标签:钱逊儒家理想人格君子文质彬彬
《论语》这部书究竟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从古到今,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部书的中心意思,可以用《大学》上的一句话加以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详细]
时间:2016-03-28 17:11
查看:1994次
标签:钱逊《论语》修身齐家核心问题传统文化
《论语》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也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著作。《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堪称立身处世的道德典范。它所提倡的正心修...[详细]
时间:2016-03-28 17:08
查看:1828次
标签:钱逊《论语》修身道德典范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中,“和”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还是中国人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它是既包括基本理念、价值,又包括运用原则和方法的一个思想体系。...[详细]
时间:2016-03-24 10:05
查看:1015次标签:钱逊和文化中华文化待人处事
礼有形式和内容,礼仪和礼义两个方面。古代的礼仪形式,大多已不适用于今天而淘汰;今天要继承弘扬的,主要在礼所体现的恭敬辞让,言行有度,别中求和的价值和精神方面。...[详细]
时间:2016-02-18 13:57
查看:798次标签:钱逊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