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最根本的性质是此世性,我们的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创世神话的。中国文明的根本文化精神是理性的、哲学的,而非宗教信仰。宗教与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宗教是相信之后才能理解...[详细]
时间:2017-06-22 16:20
查看:1985次
标签:杨立华哲学时代问题宋明理学儒学
哲学是发展还是不发展?哲学在哪些地方发展?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哲学的发展与不发展。实际上,哲学既不发展又在发展。哲学的不发展是指在根本的哲学洞见上所达到的高度就是那个高度,哲...[详细]
时间:2017-06-22 16:17
查看:1306次
标签:杨立华哲学时代问题宋明理学儒学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春秋末年,也就是老子、孔子的时代;二是战国时期,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是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危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四是唐宋时期,特别是...[详细]
时间:2017-06-22 16:15
查看:3909次
标签:杨立华哲学时代问题宋明理学儒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比如,大家都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章,有独...[详细]
时间:2017-03-03 17:13
查看:20224次
标签:王兆雷国家治理精神人生文化软实力儒学
中国儒学讲什么呢?讲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符号,在过去2000多年间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道德信仰和精神家...[详细]
时间:2017-03-03 17:08
查看:1254次
标签:儒学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王兆雷
儒家的通变智慧能否为自己在全球化时代开辟一条新的生路,当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通过回顾儒学不断自我更新的历史,我们对此抱有相当的信心!...[详细]
时间:2017-02-20 13:35
查看:363次标签:王学典儒学社会科学传统文化
李中华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副院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中华教授师从冯友兰、张岱年、汤一介等诸位哲学大家。由他领衔修订的《中国哲学史》成为北...[详细]
时间:2017-01-16 17:27
查看:9683次
标签:李中华国学传统文化君学儒学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流、团聚和统一的过程,是各民族融合的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迁徙、杂居、通婚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在血统上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详细]
时间:2017-01-09 13:37
查看:994次标签:张岂之中华文化会通儒学
中国有优秀的民本传统,坚持这个传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能实现。...[详细]
时间:2016-12-23 09:57
查看:579次标签:周桂钿君子务本儒学以民为本为政以德
儒家对人、对社群、对自然、对精神的理解,与西方不同。中国思想是在一种“存有的连续”中去思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而西方则是以各个分解的逻辑或定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这样一种差别下,基于儒家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基础和实践方向。...[详细]
时间:2016-12-05 13:35
查看:2115次标签:王正儒学新人文主义儒家文化
如果说国学应该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那么儒学则应该是国学中的一级学科,而且是国学系统中最为系统、最为成熟的一门学科,最应该、也是最容易纳入到国学门类中去的一级学科。...[详细]
时间:2016-11-28 13:34
查看:1057次标签:朱汉民国学儒学学科
儒家诚信治学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历代儒者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是儒家学说得以传承不息、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对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学风浮躁、研学不端、学术造假等学术诚信缺失问题都有很大的启迪。...[详细]
时间:2016-11-28 10:02
查看:622次标签:儒学诚信建设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孟子“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人性”和“尽心知性知天,天道人道合一”这两点思想,实为儒学的重要基石。对其深刻内涵和意义,需要作深入研究及创造性的阐述和发展。...[详细]
时间:2016-11-07 09:34
查看:1035次标签:钱逊孟子人性思想儒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先生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对儒学古典传统之精义的创造性继承,充分强调了公平正义原则的普遍性,把正义本身视为最高善,把正义的实现视为最高善的实现。...[详细]
时间:2016-11-07 09:33
查看:2385次标签:董平阳明心学公平正义儒学传统文化
儒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无不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中心,人文主义成为20世纪最贴切且有效的儒学诠释方法,儒学在学科体系中由中心到边缘的转换正是人文儒学的凸显,儒学...[详细]
时间:2016-10-14 13:44
查看:572次
标签:胡治洪儒学形态人文思想
我们加强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加强对亚洲价值、东方智慧的研究,就是要致力于将亚洲价值、东方智慧更好地运用于“一带一路”建设,运用于改进亚洲和全球治理,为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详细]
时间:2016-10-09 09:38
查看:1124次标签:滕文生亚洲文明东方智慧儒学
9月28日,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的中国儒学馆正式开馆。中国儒学馆建筑面积达10195平方米,定位于儒学文化的体验中心、展示平台、传承推广中心和儒学典籍的收藏中心,其主体部分是《东南阙里...[详细]
时间:2016-09-29 15:19
查看:1564次
标签:孔子儒学儒学馆儒学文化
儒学是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些方面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的需要。但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认识宇宙、社会、人生的许多成果,经过科学辨析和选择,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很多内容可以成为当今时代的文化资源。...[详细]
时间:2016-09-02 09:45
查看:729次标签:方克立儒学修身立德以德治国尊师重教
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把“真诚恻怛”的仁爱之心发挥、扩充、实现出来,去应对万物,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致良知”包含着从人性上反思自己,反思人的贪欲、占有欲及人对自然万物自身权利与价值的不尊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度取用与开发。...[详细]
时间:2016-05-19 10:17
查看:2382次标签:郭齐勇王阳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儒学
历史学家们发现,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哲人们对中国似乎比对英国更感兴趣。如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称:“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仅以此而论,中国似乎就比英国...[详细]
时间:2016-05-09 13:36
查看:1320次标签:高毅儒学现代文明18世纪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