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学派和话语创新,就将前途光明、灿烂而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形成有品格、有尊严的当代中华思想史学派创新体系和话语体系,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详细]
时间:2015-11-09 13:08
查看:1067次标签:王伟光思想史中国学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对经济学对象作了高屋建瓴的阐发——人们按照物质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而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的抽象。...[详细]
时间:2015-11-06 15:22
查看:1336次标签:常修泽人本思想经济学体系马克思主义
保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就是让人民群众不仅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掌握这个武器就能够不断超越当下我们认识的局限性,从而把现实推向更加理想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5-11-04 14:52
查看:465次标签:韩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自信
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力量,就是让人民群众不仅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掌握这个武器就能够不断超越我们认识的当下局限性,从而把现实推向更加理想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5-11-02 13:39
查看:1325次标签:韩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时俱进
史学发展必然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体现为现实社会制约或促进着史学发展,现实社会需求成为史学发展的外在推力。另一方面史学研究发挥其致用功能,为现实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历史借鉴,影响着现实社会的进程。...[详细]
时间:2015-10-30 10:18
查看:986次标签:左玉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
立根固本,坚定信仰、信念和忠诚,从根本上讲是要明确三个问题:第一,我们的改革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改革发展是为了增加全体人民的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第三,必须自觉与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详细]
时间:2015-10-30 10:00
查看:1233次标签:姚桓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历史经验表明,民族国家的发展一定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上、在世界历史发展系统中找到本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寻找国家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合点,实现生产力在某个阶段的跨越发展,把国家的发展提升到世界历史的高度。...[详细]
时间:2015-10-28 10:01
查看:722次标签:王莉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的,其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有普遍性的经验,是超出一国范围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思想原则。它本身就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详细]
时间:2015-10-27 15:31
查看:3139次标签:田心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世界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5-10-23 16:48
查看:878次标签:严书翰习近平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
怎样看待历史虚无主义的这一主张呢?列宁在批判主观社会学家把“一般社会”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时,就曾深刻指出:不去研究具体的社会形态,不去对特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实际的研究和客观的分析,就“从空想开始”提出一个抽象的“一般社会”来。“资产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现代制度的...[详细]
时间:2015-10-23 16:46
查看:1801次标签:杨德霞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为了有效防止和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必须对通过网络等渠道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产品严格把关,对于明显恶意抹黑社会主义和离间民心的言论和影像要坚决阻断在国门之外,为在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净化环境、保驾护航。...[详细]
时间:2015-10-23 16:45
查看:919次标签:谭劲松马克思主义青年话语体系建设
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和支撑中国由大到强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应着眼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科学建构社会主义现...[详细]
时间:2015-10-20 08:57
查看:279次标签:邓纯东中国特色理论马克思主义强国理论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和中国化的过程,是我国文艺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将之作为文艺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创作指导的理论基础的过程。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翼文艺的兴起和发展,从以延安为代表的人民革命文艺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波澜壮阔的人民文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从曲折走向繁...[详细]
时间:2015-10-15 10:05
查看:1534次标签:张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详细]
时间:2015-10-14 16:33
查看:417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爱国者艳艳说理梁柱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与实际结合,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详细]
时间:2015-10-14 09:06
查看:596次标签:靳辉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详细]
时间:2015-10-13 16:05
查看:463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爱国者艳艳说理梁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展现了党中央对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和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有机统一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开辟了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5-10-12 14:04
查看:1021次标签:孙兰英“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用、学而行,根本的是要让人们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顺。做到这些,必须把我们的学术关注点聚焦到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上来,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来,聚焦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上来,敏锐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消除理论和现实的落差,在理论和实践之...[详细]
时间:2015-10-12 13:51
查看:987次标签:何毅亭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经典著作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时代...[详细]
时间:2015-10-12 10:18
查看:1035次标签: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理论创新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不再停留于理论的形而上学的思辨层面,而是以实践把握历史的现实运动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始终坚持贯彻社会生活及其关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理论导向,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传统从人的概念、人的本质、“一般人”中引申出人的一切关系的理论抽象。...[详细]
时间:2015-10-12 09:54
查看:1432次标签:刘冠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