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探索有效形式”。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有着重要的区别,应充分发挥政党功能、发挥自身存在的价值,完成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详细]
时间:2015-11-19 14:54
查看:2086次标签:司马红统一战线民主党派马克思主义
为了推进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的哲学研究,需要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尊重和认真倾听每一个研究对象,但是,又与他们保持积极对话的心态,使其成为我们解决理论问题的一种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解决我们自己的理论问题,更可以使我们对文本的研究更加深入。不仅可...[详细]
时间:2015-11-19 14:45
查看:874次标签:黄其洪马克思主义西方学术研究
“三严”是主观认识要求,主要针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主观世界重在“严”,要求做到慎独慎微、自守自律、忠心忠诚、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三实”是客观行为要求,主要针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重在“实”,要求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处实效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详细]
时间:2015-11-18 09:35
查看:696次标签:陈宝生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迈出了扎扎实实的步伐。在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提出了要求。总书记的论述,语重心...[详细]
时间:2015-11-18 09:07
查看:948次标签:陈宝生“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不会自动坚定,不会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发展。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坚定理想信念和作风建设一样,永远在路上。...[详细]
时间:2015-11-17 13:38
查看:3902次标签:韦江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信仰
不客气地讲,持虚无主义者无历史思维能力,其只要批判和变革,不要继承,割断新旧文化之间的历史联系,思想颓废。
...[详细]
时间:2015-11-17 09:29
查看:1114次标签:邓涛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的论述,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发展的正向关系的厘清,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5-11-16 09:27
查看:2092次标签:张岂之共产党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四大平台”建设,既是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也是整体提升理论工作辐射力、影响力的品牌工程。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拿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的“拳头产品”,不断提升理论工作声誉和口碑。...[详细]
时间:2015-11-13 09:54
查看:1849次标签:王燕文理论工作四大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人类的解放学说,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只是地方性、民族性的,在更大程度上,它是世界历史性的。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应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关注全球性问题。...[详细]
时间:2015-11-12 13:48
查看:1238次标签:田世锭马克思主义国际影响力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必须协调推进,整体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造不适应客观实际和实践发展的部分,及时固化成功经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详细]
时间:2015-11-11 10:22
查看:1793次标签:孟祥马克思主义依法治国公正司法
随着西式民主在全球的拓展和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以及对民主话语权的掌控,西式民主话语体系内含的科学化逻辑和价值中立性原则却逐渐遮隐了其资本主义的本性。...[详细]
时间:2015-11-09 16:09
查看:932次标签: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脱离资源环境保护搞经济建设无异于“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建设搞资源环境保护也无异于“缘木求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详细]
时间:2015-11-09 16:04
查看:1073次标签:刘宇赤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构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学派和话语创新,就将前途光明、灿烂而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形成有品格、有尊严的当代中华思想史学派创新体系和话语体系,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详细]
时间:2015-11-09 13:08
查看:1022次标签:王伟光思想史中国学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对经济学对象作了高屋建瓴的阐发——人们按照物质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而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的抽象。...[详细]
时间:2015-11-06 15:22
查看:1295次标签:常修泽人本思想经济学体系马克思主义
保持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就是让人民群众不仅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掌握这个武器就能够不断超越当下我们认识的局限性,从而把现实推向更加理想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5-11-04 14:52
查看:446次标签:韩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自信
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力量,就是让人民群众不仅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掌握这个武器就能够不断超越我们认识的当下局限性,从而把现实推向更加理想的未来。...[详细]
时间:2015-11-02 13:39
查看:1296次标签:韩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时俱进
史学发展必然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体现为现实社会制约或促进着史学发展,现实社会需求成为史学发展的外在推力。另一方面史学研究发挥其致用功能,为现实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历史借鉴,影响着现实社会的进程。...[详细]
时间:2015-10-30 10:18
查看:967次标签:左玉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
立根固本,坚定信仰、信念和忠诚,从根本上讲是要明确三个问题:第一,我们的改革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改革发展是为了增加全体人民的福祉,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第三,必须自觉与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详细]
时间:2015-10-30 10:00
查看:1199次标签:姚桓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历史经验表明,民族国家的发展一定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上、在世界历史发展系统中找到本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寻找国家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合点,实现生产力在某个阶段的跨越发展,把国家的发展提升到世界历史的高度。...[详细]
时间:2015-10-28 10:01
查看:685次标签:王莉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的,其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有普遍性的经验,是超出一国范围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思想原则。它本身就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详细]
时间:2015-10-27 15:31
查看:2982次标签:田心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世界社会主义